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清华大学李蕉讲授思政课教改经验

时间:2019-06-13浏览:707

    6月10日上午,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蕉讲授思政课教学示范课,并做题为“先破后立: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的专题讲座,分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经验。讲座由学院党总支书记任玮娜主持,学院全体师生参加讲座。

      李蕉曾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专项)一等奖第一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称号等,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首先,李蕉围绕《1919:十字路口的中国》这一主题讲了一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示范课,她的讲课内容主题突出,主线明晰,教态优雅大方,语调抑扬顿挫,课件制作精美,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随后,李蕉结合所讲的示范课,从如何备好一场赛、如何来讲一堂课、如何设计一门课等方面,详细展示了她的备课过程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她强调,思政课改革不能简单追求所谓互动、参与、翻转等形式,而应将重心放到教学理念和内容方面,建构知识传授(盲区着手)、能力培养(层层推进)、价值塑造(内在引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祛魅”。

     在李蕉看来,直面“祛魅时刻”是新时代思政课面临的挑战,而解题的关键就在于“先破后立”。所谓“破”,即是:主动“祛魅”,用归谬破除简单逻辑;所谓“立”,即是:呈现历史的复杂性,更立体地讲述“大道理”。此外,李蕉还就如何破题、取舍、总结以及PPT制作等具体问题阐释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最后,李蕉与学院教师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就如何建立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如何保持教学激情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通过聆听讲座,学院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接下来的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探索,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同时,真正做到思政课“入脑入心”。

通讯员:刘永祥